本文相關圖文資料截取轉載自各處網站,若要觀看詳細內容請點選圖片連結或至本文最下方資料出處進行連結。
從設計角度:
標誌設計理念:
a.名稱為「旭日東昇」
b.圖形以一個太陽在美國國旗的紅色條紋中,冉冉升起為構圖,「代表了一種向上、充滿希望
和變化的新時代」,並指向未來,呼應訴求Change的口號
c.圖案和歐巴馬的英文名首字母“O”巧妙聯結
d.色彩不脫離傳統紅藍白(愛國色系)
圖片來源:http://fred.ipod.to/blog/?post;1767 |
標誌設計提案:
標誌的變化:
a.針對不同族群、議題進行視覺變化
b.藉由視覺呈現的差異親近不同訴求對象
圖片來源:http://inspire.twgg.org/c/inspire/appreciate/obama-campaigna39s-vi-image-design.html |
設計者Sol Sender談歐巴馬標誌設計:
Part1:
Part2:
讓我們比較一下三組候選人當時的標誌設計:
圖片來源:http://inspire.twgg.org/c/inspire/appreciate/obama-campaigna39s-vi-image-design.html |
歐巴馬選戰網頁設計:
a.以“web2.0”特色為設計導向
b.視覺簡淨詳和,在安然中透出一種Web 2.0時代特有的友好交互體驗
c.照片去除了色彩,只保留了灰度,呈現經典懷舊感
圖片來源:http://inspire.twgg.org/c/inspire/appreciate/obama-campaigna39s-vi-image-design.html |
比較一下另外兩組候選人的網頁設計:
圖片來源:http://inspire.twgg.org/c/inspire/appreciate/obama-campaigna39s-vi-image-design.html |
字體設定:
a.選用Gotham字體
b.人們形容它「代表了充滿活力的、效忠於人民的美國公僕真實完美的寫照」
c.與紐約世貿遺址的自由塔奠基石上的字體相同,這選民對歐巴馬的認同和美國歷史間建立一
種聯繫,即自由、正義、力量和勇敢的認同
d.Gotham字體由設計師喬納森·胡福勒和托比亞斯·弗雷裡- 瓊斯(Tobias Frere-Jones) 在2000
年為《GQ》雜誌首創,它受到了20世紀40年代的手寫體的啟發
圖片來源:http://inspire.twgg.org/c/inspire/appreciate/obama-campaigna39s-vi-image-design.html |
比較另外兩組候選人的字體設定
a.希拉蕊,使用傳統的老式襯線字體,字體下面襯以印有星條紋樣的波形曲線,映襯她的優
雅、傳統和莊重,但不免讓人感覺缺乏新意
b.麥坎主頁上的字體給人一種擁擠不堪的感覺,硬朗有餘,舒適不足,字體給人的感覺一如他
在競選中的特色,堅硬、尖銳、咄咄逼人,卻又顯得有點底氣不足
http://inspire.twgg.org/c/inspire/appreciate/obama-campaigna39s-vi-image-design.html |
網站互動性:
a.更多的點擊樂趣與圖標動畫轉換
b.支持者可在網頁建立個人頁面(blog)增加即時互動性
圖片來源:http://inspire.twgg.org/c/inspire/appreciate/obama-campaigna39s-vi-image-design.html |
圖片來源:http://inspire.twgg.org/c/inspire/appreciate/obama-campaigna39s-vi-image-design.html |
圖片來源:http://inspire.twgg.org/c/inspire/appreciate/obama-campaigna39s-vi-image-design.html |
圖片來源:http://inspire.twgg.org/c/inspire/appreciate/obama-campaigna39s-vi-image-design.html |
比較另外兩組候選人的官網設計:
在圖文的編排上較為緊密,對於使用者在閱讀時的視覺舒適感較差
圖片來源:http://inspire.twgg.org/c/inspire/appreciate/obama-campaigna39s-vi-image-design.html |
圖片來源:http://inspire.twgg.org/c/inspire/appreciate/obama-campaigna39s-vi-image-design.html |
海報設計:
a.以60年代的波普風格為主題
b.與官方網站視覺一致
c.海報的尺寸設定較為修長,視角統一從下往上仰呈現的大頭特寫,並強調眼神深邃
圖片來源:http://inspire.twgg.org/c/inspire/appreciate/obama-campaigna39s-vi-image-design.html |
圖片來源:http://inspire.twgg.org/c/inspire/appreciate/obama-campaigna39s-vi-image-design.html |
比較另外兩組候選人的海報設計:
其實希拉蕊的海報也不失幽默的調侃了自己與老公柯林頓的形象;反之麥坎的海報風格像及電影<經典老爺車>的海報風格,似乎是較為重視美國傳統精神的路線
圖片來源:http://inspire.twgg.org/c/inspire/appreciate/obama-campaigna39s-vi-image-design.html |
圖片來源:http://inspire.twgg.org/c/inspire/appreciate/obama-campaigna39s-vi-image-design.html |
從行銷角度:
官方競選網站:
a.將blog、視頻、投票等互動環節充分利用,blog更新速度在競選當天幾乎是每十分鐘更新一
篇
b.官網首頁上只有兩個主要內容一個是blog,一個是競選經費的籌集
c.“給予支持者充分表達自己的方式” 網友可以很容易的找到發佈自己建議和觀點的新媒體工具
d.紐時統計創下單月2000萬人次造訪
e.透過信用卡捐款並在官網購得相關周邊商品
創立個人社交網站:
a.www.my.barackobama.com,一般稱做MyBO
b.透過該網站招募選舉志工,網站資料庫能將各個地區詳細畫分,排列組合志工名單,分配合
適的任務給他們執行,包括向住家附近的選民講解黨團會議投票的程序
c.雇用24 歲的Facebook共同創辦人克利斯‧休茲(Chris Hughes)協助發展相關技術,讚的發明
人
廣告行銷策略:
a.成立Youtube專屬頻道,通過Myspace、Facebook、Twitter等平臺建立與選民之間的互動,以
Youtube為例,僅僅在一星期,其競選團隊就上傳了70個歐巴馬的相關視頻
b.在 Google Adwords投入了數百萬美元
購買關鍵字廣告,包括許多熱門話題,如油價、伊拉
克戰爭和金融危機…等,進而讓選民了解各項議題主張
c.在微軟公司Xbox的18款線上遊戲置入廣告,瞄準18歲至34歲的非傳統廣告族群
d.微軟透過Xbox Live進行民意調查,詢問玩家今年美國總統大選支持哪一位。民調結果出
爐,有43%的玩家支持歐巴馬,有31%的玩家支持馬侃,26%的玩家表示不清楚或是其他
e.本次民調的玩家將近10萬人,數字比美國知名民調公司蓋洛普和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之前
所做的調查人數總和還高
f.遊戲將成為一個新的資訊載體,甚至是一個新的強勢媒體
圖片來源: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MAIN_ID=321&f_SUB_ID=2944&f_ART_ID=155408 |
其他行銷策略:
a.3G廣告宣傳-發行特殊iPhone程式,該程式允許其支持者通過各自的iPhone討論和接收來自歐
巴馬陣營的最新消息,例如副手人選
b.郵件病毒行銷-透過一傳十,十傳百的金字塔傳遞;郵件內容甚至非常針對性的採用中文,
詳細闡述歐巴馬當選對美國當地華人選民的好處
c.網友互動行銷-超過6個多億美元的競選經費,據估計超過85%來自網際網路,其中絕大部分
是不足100美元的小額捐款
看完上述分析後,我們來比較一下國內候選人與歐巴馬在2012年競選時官網的設計:
歐巴馬2012官網設計:
台灣選舉人的選戰設計:
a.以蔡英文為例 http://www.iing.tw/policy_index.aspx
b.以馬英九為例 http://www.taiwanbravo.tw/
c.以宋楚瑜為例 http://www.pfp.org.tw/Default2.asp
似乎blog式的經營是該年的走向,不過馬英九的官網帶有新聞的排版風格,而宋楚瑜的官網則是直接連結親民黨網頁,稍微可惜。
歐巴馬的網路思維也用在當選後的政府組織改造與2012年競選模式裡,相關報導:
本文資料出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